刘禹锡(九首)

发布时间:2017-01-17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刘禹锡(九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是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他在王叔文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任连州,夔(kuí奎)州、和州等州刺史,最后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和哲学思想家,也是

     刘禹锡(九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人。贞元九年(793)进士。曾为监察御史,是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的重要成员。他在王叔文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后任连州,夔(kuí奎)州、和州等州刺史,最后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
      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和哲学思想家,也是一位有独特成就的优秀诗人。他写了不少政治讽刺诗,表示自己的顽强斗争精神和对政敌的蔑视,也写了一些怀古诗,咏叹历史兴亡;还写了一些反映人民生活、关心人民疾苦的诗。诗风雄
浑爽朗,语言干净明快。由于向民歌学习,给他的诗歌增添了新的光彩,思想情绪健康,风格清新活泼。他擅长七绝。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
   京,戏赠看花诸君子[1]

 
  紫陌红尘拂面来[2],无人不道看花回[3]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4]
      【说明】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集团,斗争失败后,在贞元元年(805)被贬离长安,由屯田员外郎降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司马。到元和十年(815)他被召回京城长安。这首诗写作者回到长安后,游玄都观看桃花,嘲讽朝廷中攀附新当权者才爬上去的某些新贵人物。
      【注释】[1]戏——嘲弄。君子——旧时指有地位的人。诸君子——这里隐指某些新贵人物。[2]紫陌——旧指帝都的道路,此指京城长安郊野的道路。红尘——繁华热闹的地方,此指通往玄都观沿路的绮丽春光。拂面——扑到脸上。  [3]无人不道——没有一个人不说,即人人都说。回——环绕。这句的意思是,人人都说:去看花回来了。 [4]玄都观(guàn贯)——道教的庙宇名。桃千树——形容桃树之多,此系影射朝廷中爬上去的某些新贵人物。刘郎——作者自指。末两句是借题发挥之词。意思是,这些新贵人物,都是我离开长安后,由新当权者一手栽培起来的。
 
竹 枝 词[1]
 
山上层层桃李花,  云间烟火是人家[2]
银钏金钗来负水[3],长刀短笠去烧畲[4]
     【说明】本题原作共两组,一组九首,另一组二首。本篇是《竹枝词九首》中的第九首。这首诗描写居住在高山上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本诗是一幅乡土生活画,鲜明地描写出高山上农民生恬的特点。
     【注释】[1]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和重庆一带)的一种民歌,作者加以改写成诗歌。 [2]云间——指耸立入云的山峰。烟火——指村落的炊烟。    [3]钏(chuan串)——妇女套在手腕子上的髑(zhuó啄)于;钗(chāi拆)——妇女头上戴的一种装饰品。银钏金钗——指妇女。负水——山高缺水,耍到山下取水,道路难走,不能肩挑手提,必须背着盛水工具,运水上山。[4]长刀一火耕地区,农民用刀种田,到田里去时带着长刀。短笠(lì立)——山高风大,农民戴着小斗笠帽遮隔阳光。长刀短笠——指男子。烧畲(shē奢)——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种。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1]
东边日出西边雨[2],道是无晴却有晴[3
     【说明】这是《竹枝词二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用一个姑娘的口吻,写她爱恋着一个青年。本诗构思巧妙,语意双关,格调清新爽朗。
     【注释】[1]郎——指姑娘爱恋的青年。 [2]这句的“东边日出”和“西边雨”,为下句的“无晴”,“有晴”伏笔。[3]末句照应第三句。“晴”,双关隐话。“晴”和“情”同音,表面说天“有晴”,“无晴”,实际是说她爱恋的那个青年“有情”、“无情”。重在“有情”上,因为她从“唱歌声”听出来了。
 
浪 淘 沙[1]

九曲黄河万里沙[2],浪淘风簸自天涯[3]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4]
      【说明】本题原作共九首,此选第一首。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描写黄河奔流的壮阔气势。
      【注释】[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也作词牌名。[2]九曲黄河——黄河九曲,即黄河有九处转弯。据古代神话传说,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与天河相通。万里沙——形容黄河水里夹杂了大量的泥沙。 [3]淘——冲洗。簸(bō跛)——颤动。自天涯(yá牙)——从天边奔流而来。 [4]银河——天河。古代神话传说,牛郎和织女平时被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阴历七月七日,他们渡过天河相会。牵牛织女——两个星座。神话传说,它们是牛郎、织女。末两句是作者的联想。意思是,如果逆流航行,就到了天河,同时到达牵牛和织女的住处了。
 

 
    日照澄洲江雾开[1],淘金女伴满江隈[2]
  美人首饰侯王印[3],尽是江中浪底来。
     【说明】这是《浪淘沙》中的第六首。这首诗描写妇女冒险从江中取沙淘金的辛苦,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作者触景生情,语意深刻。
     【注释】[1]洲——水中的小块陆地。澄(chéng城)洲——明净的小洲。 [2]淘金——把杂有金质的混沙在水中淘洗,清除泥沙,提出金碎末。这是古代劳动人民谋生的一种方式。江隈(wēi微)——江边弯曲的地方。[3]美人——指富贵人家的妇女。首饰——妇女佩戴的装饰品。

 
莫道谗言如浪深[1],莫言迁客似沙沉[2]
千淘万漉虽辛苦[3],吹尽狂沙始到金[4]
【说明】这是《浪淘沙》中的第八首。这首诗通过淘洗去沙见到黄金的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诬蔑陷害,受尽千辛万苦,但终能真相大白,洗清罪名,恢复其本来面目。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屡次被贬官降职.仍保持着乐观的斗争精神。
【注释】[1]谗言——毁谤的话。[2]迁窖——指贬降外调的官。[3]漉(lù路)——过滤。这句说,小人百般诬陷.清白正直的人历尽千辛万苦。[4]狂沙——比喻小人的澜言。始到——才能得到,这里有“发现”的意思。金——比喻清白正直的人的价值。
 
石 头 城[1]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2]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3]
     【说明】这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一首。本篇是一首怀古诗。作者描写石头城遗址的荒芜寂寞景象,咏叹历史兴亡。内容深沉,情调苍凉。
     【注释】[1]石头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它是战国时楚国的金陵城,从三国时代吴国孙权起,改为石头城。这座城在石头山的后面,秦淮河沿山脚流八长江。 [2]故国——前朝的京城。石头城在六朝时代一直是国都,唐高祖武德九年 (626)开始废弃,长久成为一座空城。周遭——周围。潮打空城——石头城北临大江,浪潮拍打着它。首两句说,群山包围着六朝的故都,江潮冲击着这座荒凉的空城,又寂然无声地退了回去。 [3]淮水——即秦淮河。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墙。未两句说,秦淮河东边照见旧时绮丽繁华的月亮,一到深夜还是象从前一样俏悄地从石头城的矮墙上升起来。
乌 衣 巷[1]
 
    朱雀桥边野草花[2],乌衣巷口夕阳斜[3]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4]
     【说明】这是《金陵五题》中第二首。水篇是一首怀古诗。作者借写鸟衣巷昔盛今衰的情景,慨叹唐王的衰微。谢意含蓄,令人深思。
     【注释】[1]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二大家族都住在这里.他们的子弟都喜欢穿乌衣,所以叫“鸟衣巷”。 [2]朱雀桥——与鸟衣巷相近,是六朝时都城南门(名叫朱雀门)外的大桥。野草花——野草开花。 [3]这句说,夕阳西斜,照射着寂静的乌衣巷口。[4]王谢——即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两大家。寻常——平常。末两句说,从前栖息在王、谢堂前的燕子,仍然来原处做巢,所不同的是贵族的第宅已经变成平民的住宅了。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1]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叉来[2]
      【说明】作者在元和十年游玄都观,写了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时朝廷的大官,结果又被贬离京城长安。太和二年<828),刘禹锡重被召回长安,因写了这首诗,再次被贬离京城。作者通过旧事重提,嘲讽当权者,表示他不怕高压,也不抱幻想,准备继续斗争。
      【注释】[1]首两句用玄都观的景物变化比喻朝廷中的人事变迁。作者写《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被贬,到这次重回长安有十四年之久。选当中光皇帝就换过三个,人事有许多变化,但政治斗争并设有停止。 [2]种桃道士——借指当初打击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当权者。归何处——到哪里去了出了,指当初的当权者有些已经死去了。前度——前次,指元和十年游玄都观。末两句的意思是,当初的当权者已不知哪去了,被他们贬降出去的刘禹锡今天却又回到长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