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七首)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曾为汜(四)水县尉、校书郞,后被贬为江宁丞,又被贬为龙标县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乱起,还乡,被刺史闾丘晓杀害。
他是唐代的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他的诗歌中,数量较多和最成功的的作品,是描写边塞生活和妇女生活的诗。七绝,以抒情为主,内容丰富语言流畅,风格新颖多样,被称为“神品”,可与李白比美,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
从军行[1]
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2]。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3]!
【说明】本题原作共七首,此选第四首。这首诗描写出征的战士站在戊城上,极目前方,内心迸发出杀敌立功、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作者把壮阔的塞外景色与战士宏伟的抱负交融汇合在一起,气魄雄健形象鲜明生动。
【注释】[1]从军行——属乐府《相和歌
.平调曲》旧题。他的内容都是描写有关军队和战争的事情。 [2]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雪山——指祁连山。孤城——即指玉门关。首两句说,出征的战士在玉门关上放眼东望,只见满天浓云笼罩着青海,遮住了雪山,失去了光彩。 [3]沙——沙漠。穿——穿通,磨透。金甲——金属制成的盔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 )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地方。汉武帝派遣使臣通西域,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阻挡道路,攻击汉朝使臣。傅介子奉命前往,运用计谋刺杀楼兰国王。这里泛指侵略西北地区的敌人。末两句说,在沙漠地带久经征战,披戴的铁甲都已磨透,但如果不打败敌人,誓死不回归本地。
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1]。
前军夜渡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2]。
【说明】本篇是《从军行》中的第五首。这首诗描写大军出发和捷报先传的情景,表现戊边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本诗描写场面,突出军容威武,气魄雄健。
【注释】[1]大漠——大沙漠。辕(元)门——指军营的门。古时行军扎营时,四周用车围着,出入处是把两辆车的车辕相向竖起来,成为军营的门。首两句说,在大沙漠上,风起尘扬,日色昏暗;红旗在风中飘卷,军队走出军营大门。 [2]前军——先头部队。洮(桃)河——在今甘肃省。生擒——活捉。吐谷(玉)浑——西域国名,在洮水西南建立的国家,常侵略唐朝,被唐将李靖讨平。这里借指敌人的首领。末两句说,后军刚出营增援,先头部队昨夜就已经渡过洮水,在战斗中活捉了敌人的首领。
三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1]。
人依远戊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2]。
【说明】本篇是《从军行》中的第七首。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描写塞外战场的景色,表现战士坚守战斗岗位、保持敢赌的警惕、时刻注视着敌情的气概。
【注释】[1]山嶂——(丈)——象屏障一样的高险的山。重(虫)——曾。烽——烽火台。首两句说,玉门哪里高山重重叠叠,好像屏障一样,座座山上都有烽火台。[2]戊——防守这里指防守的岗位。火——烽火。古代在边防线上筑高土台,台上备有柴草,发现敌情,马上点燃,用火光报告,使各处做好战斗准备。踪——脚印,这里是踪影的意思。末两句说,战士在注视烽火的时候,有看见巡逻的马匹在深山里忽现忽隐。
出塞[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
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
【说明】本诗原作共二首,此选第一首。这首诗描写边防战士面对明月,看到象过去一样的关塞,缅怀自古以来为国捐躯的征人,希望出现一个历史上象李广那样的优秀将领,率领他们,赶跑胡人,安定边疆,使百姓安居乐业。表现了战士们的雄心壮志、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全诗触景生情,层层深入,含意深沉,感情浑厚。
【注释】[1]出塞——属乐府《横吹曲》旧题。塞(赛)——边界上险要的地方。[2]首两句说秦代征人看到的这轮明月,汉代征人经过这个关塞,有很多人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壮烈的牺牲了,再也不能回来。[3]但使——只要有。卢城——地名,在今河北省东部。飞将——即汉朝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当右北平太守,匈奴人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右北平,唐代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教——使。胡——古时称匈奴人为胡人。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古代和匈奴分界的地方。汉时,匈奴长居阴山侵犯边疆。末两句说,只要有卢城飞将军率领我们,就不会使胡人的马匹越过阴山侵犯边境。
采莲曲[1]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2]。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3]。
【说明】本题原作共二首,此选第一首。这首诗描写采莲花的少女少妇的美丽可爱和活泼的情态。
【注释】[1]采莲曲——属乐府旧题。它的内容描写水乡的秀丽风光,采莲女的劳动生活、意志和爱情。[2]罗——一种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芙蓉——莲花。首两句说,采莲花的少女少妇穿着荷叶一样颜色的衣服,划着轻舟,两边盛开的莲花迎面扑来。[3]乱入——从不同的港口进入池塘。始——才。末两句说,罗裙和荷叶一色,人面与莲花难分,只有听到采莲曲才能感觉到她们来到了莲塘里。
越女[1]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
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2]?
【说明】这首诗描写天真烂漫的少妇在丈夫面前的姿致。本诗通过富有风趣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注释】[1]越——今浙江省。[2]将归——带着回家去。夫婿——丈夫。妾——妻子。末两句说,少妇带着采摘的莲花回到家里问丈夫,这莲花的颜色与妾面的颜色相比怎么样?
芙蓉楼送辛渐[1]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2]。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
【说明】本题原作共二首,此选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作者在芙蓉楼送友人到洛阳时的情景,表达他们之间的真挚感情和自己忘情贬官的心境。作者抒情婉转,借景物透露正意。
【注释】[1]芙蓉楼——旧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辛渐——王昌龄的好友。[2]吴楚——古代吴国和楚国相接,这里泛指镇江一带的地方。平明——天刚亮的时候。首两句说,在一个寒雨的夜里,陪着客人到达吴地,第二天清晨又送别了友人。客将离去,放眼西望,只见遥远的楚山孤影,[3]玉壶——指目前送别所用的酒壶。末两句是作者送别友人时的留言。意思是,如果在洛阳的亲友问起我,你就说我的官情已经冷却,清淡的心只在酒壶之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