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民俗风情

发布时间:2016-12-19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陪十姊妹 新娘出嫁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然后,由上下方四个陪女以诗或歌开台,两旁的陪女依次各唱一首。唱的内容丰富多彩,开头以劝新人在婆家尽孝、勤俭、讲礼节、对人客气等为内容,而后用彩彩高,盘古论今,相互考查,各显所能,互不相让,热闹非常,一直持续到天亮哭嫁

陪十姊妹  

      新娘出嫁头天晚上,爹娘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9人,连新娘共10人围席而坐。然后,由上下方四个陪女以诗或歌开台,两旁的陪女依次各唱一首。唱的内容丰富多彩,开头以劝新人在婆家尽孝、勤俭、讲礼节、对人客气等为内容,而后用彩彩高,盘古论今,相互考查,各显所能,互不相让,热闹非常,一直持续到天亮
 
哭嫁

      女儿哭嫁,是恩施土家族古老独特的婚俗。有嫁前半个月甚至几个月就开始哭的,有婚前一日哭的;有一人独哭的,也有姐妹、哥嫂、父母、亲友陪哭的。哭的内容很多,一般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谊、兄嫂之贤、故土之情等等,也有哭骂媒人的。多为难舍难分的缠绵之词,韵律也多用七字八句的顺口溜,也有五言七句等形式。如:“长大成人要别离,别娘一去无归期”,“跨了阳沟,便是扬州,跨了扬州城,便是扬州人”等等。哭时,时而低沉,时而悲切,时而高昂,时而欣。解放后,哭嫁渐趋消亡,唯《哭嫁歌》等曲牌仍在唢呐等吹奏乐中流传下来。  

薅草锣鼓

      恩施人谓水稻中耕为菇秧,玉米中耕为薅草。这两项农事,均值盛夏,难免疲劳困倦,为振作精神,调节身心,便在劳作时伴以锣鼓助兴,故谓薅草锣鼓。薅草锣鼓一般是一锣一鼓,自敲自唱,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也有说唱历史故事的。此外,说唱人还时常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起鼓劲加油的作用。
  
整祝米酒 

      整祝米酒的风俗在恩施盛为流行。婴儿出生后,婴儿之你须带礼品(糕点、酒、食物)去外婆家接外公外婆之亲属前来赴宴,名为“整祝米酒”,同时宴请其他客人,具体日期则由外公定,一般是男孩子整“九”,女孩整“十”,或者孩子满月这天。届时,外公外婆之亲属相邀同时到妇婿家送“祝米”。礼物以婴儿的各式穿戴、布料、用品、粮食为主,鸡鸭鱼肉次之。吃“祝米”之女方亲属,多为妇女,男的一般不去。有“女不赶生酒(寿酒),男不吃十朝(祝米)”的说法。

织西兰卡普   

      土家女儿从七岁到十三岁期间,每年冬季编织裤腰带上的图案,这样图案汇集起来,就是织“西兰卡普”被面图案的基础,土家姑娘在婚前一年里,一般不下地劳动,在家里专织“西兰卡普”,最少要织两床,多的达八床。花名有“满天星” “狗脚迹”、"四十八勾“等百余种。

喝油茶汤
  
      恩施人喜欢喝油茶汤。制作时先用开茶油或菜油分别将茶叶、阴米( 糯米蒸熟后散开晒干或阴干)、豆腐干、花生米、芝麻、 核桃仁等炸酥,然后在锅里放猪油,加葱、姜、蒜等调料,掺水烧沸,放入炸酥的茶叶,盛一碗汤再泡进一些炸好的阴米、豆干、阴苞谷子( 将八成熟的玉米粒阴干后用砂锅炒酥即成)、花生、 核桃仁等和着汤一起吃喝,且不用汤匙、筷子。这一习俗至今仍广泛流传。有“三天不喝油茶汤,头昏眼花心发慌”的说法。

龙船调

      世界25首经典民歌之一的《龙船调》,起源于湖北恩施州利川市,原是群众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种瓜调》,在利川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1956年当地文化干部把经过整理后的《种瓜调》改为《龙船调》,形成了一首表达土家人个性、习俗、追求的情歌。特别是“妹娃儿要过河”一句和“哪个来推你嘛?”、“我就来推你嘛!”相互应和,风情万种地表现了土家人妹娃儿的娇羞、妩媚,秀才的酸腐、挑逗以及艄公的幽默、野性。土家族歌唱家宋祖英先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林肯艺术中心、悉尼歌剧院演唱了《龙船调》,进一步引发了世人对《龙船调》的热爱。

女儿会

      源远流长的“女儿会”是恩施土家人的民族盛会,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为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土家情人节”的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传递着土家人真、善、美的脉博与灵魂。是恩施土家族人自发形成的以赶集为借口、以对歌为形式、以情爱为目的的自主择偶方式。如果两情相悦,就牵手到树林里、小溪旁、山坡上去幽会,乃至定下终身。
清朝雍正13年(公元1735年),朝廷对恩施实行“改土归流”,“女儿会”被禁止。辛亥革命后,女儿会又盛行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女儿会”成为恩施旅游的一名片。

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土家语称“舍巴”,主要流行于酉水流域的土家族聚居地区。

      跳摆手舞时土家人聚集在摆手堂前,在“梯玛”(土家语,即土老师)主持祭祀仪式后,无论男女老幼、尊卑贵贱,都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围圈而跳。舞蹈时,由一人击鼓兼鸣锣,众人随鼓点进退而舞。舞者手与脚成顺向同时动作,两人相对,踢踏摆手,扭腰旋转,刚健有力。
舞蹈的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大摆”和“小摆”之分,多表现土家人劳动生活形态。来凤县舍米湖的摆手舞最为地道。

撒尔嗬(跳丧)

       即“跳丧鼓”。是土家族古老祭祀形式。每有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前,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众人“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解寂,慰亲属节哀。跳丧的特点是手脚同边,舞姿豪放,动作平稳、舒缓,唱词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其对子女的抚育以及死者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撒尔嗬又名“跳丧”,是恩施州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跳丧舞。

      当地老人逝世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悼念死者,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有“人死众人葬,一打丧鼓二帮忙”、“惨而不悲、伤而不痛”之说。土家族丧事喜办的习俗,体现了团结的民族精神和豁达先进的生死态度。

      跳丧舞因地域差异有所不同。以巴东县为代表的跳丧舞,两人或四人对舞于灵前,由掌鼓者指挥和领唱,舞者闻声起舞,围观者跟着合唱。舞蹈动作有“四大步”、“滚身子”、“叶儿嗬”、“燕儿衔泥”等20多个类型。舞者大八字步蹬着,双膝不断上下颤动,胯部左右摇摆,粗犷而豪放,流畅而柔缓,极富表现力和观赏性,不失为土家族的艺术珍品。

      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群众性舞蹈。

肉莲湘

      “肉莲湘”是不持铜钱竹竿的“莲湘舞”。表演者徒手赤背,两手有节奏地拍打大腿、手、肩、背、胸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充分显示了土家人的粗犷野趣性格。

      传说,肉莲湘的起源与城隍菩萨有关,5月23日是城隍菩萨巡视民情的日子。这一天,山民画上花脸,扮成小鬼打扫街道,并沿门挨家欢喜跳跃,以手击于周身有节奏地拍打助兴,后得以流传。
(注:莲湘舞,表演者手握一根三尺长短并安有铜钱的竹杆。用竹杆两头,均匀而有节奏地敲打身体的脚、手、肩、等部位,是恩施广为流行的娱乐性群众性舞蹈。)

(nuo) 戏

       傩戏,是戏曲的活化石,主要流行于恩施市及鹤峰县一带,是当地群众藉以酬神还愿时演唱的戏,故称“傩愿戏”。傩戏演出班子称坛,班主称掌坛师,表现形式是以祭祀仪式为载体,以酬神还愿为目的,表现剧目多是与所谓“天地水火”神相关联的历史故事或传奇故事。

       傩戏音乐主要由正腔和小调两大类组成,有平调、怨调、神仙调等。正腔粗犷朴实,小调欢快流畅,民歌风味浓。演唱形式为锣鼓伴奏、人声接腔,音乐气氛十分热烈。

       傩戏发展到近现代,其内容和形式逐步舞台表演化,因而也为现代观众广为接受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