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10个风俗习惯及历史渊源

发布时间:2016-12-16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寿桃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寿桃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1)老人过66岁生日的时候,要女儿烧66块肉给他们吃并且不得分给其他人吃。

  六十六占两个六字,象征“六六大顺”,老人和子女都很看重,所以寿礼较为隆重。“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父母六十六岁生日这天,已出嫁的女儿除一般礼品外,还须买六斤六两一块肉,蒸六十六个小寿桃为父母祝寿,以报答父母生养之恩。肉与小寿桃须父母两人吃,其他人不得分食,否则谓之“夺福”。

  这是延续下来的一种习俗,有几种说法,比如“人活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六十六,吃了女儿一刀肉,健康又长寿”、“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年纪六十六,阎王要吃肉”等等。这是对长寿、健康、平安的一种美好期盼。既然阎王爷在人66岁时想要人命,那人吃了一刀肉后就还了阎王的债了,阎王吃肉好了就别吃人了,呵呵,人们都希望能平安度过。

  2)中秋节吃鸭子、芋头和毛豆

  关于吃鸭子: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欺压汉人,汉人决定推翻元人。但当时统制严厉,不能明着组织斗争,就用暗语。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哒子”,就取谐音“鸭子”。大家约定,中秋节吃鸭子,就是中秋节大家一起采取行动,推翻元人统治。当然秋季吃鸭子对身体颇有裨益。

  芋头:

  在上海、江浙等地方在中秋节有吃芋艿的习惯。农历八月中旬正好是芋艿上市的季节,而且在江浙一带,芋艿的发音与“运来”相近。所以中秋节吃芋艿,不仅仅只是享口福同样也表示希望能够好运连连。

  还有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3)吃饭喜欢浓油赤酱

  都说上海人喜欢浓油赤酱,而且还找出了它的出处,一是来自徽菜,红烧为主,几乎荤菜都喜欢吃红烧的,非得放上红通通的酱油不可;二是来自宁波菜,甬菜是出了名的咸,在老广东的眼里就像盐钵斗倒翻了,虽然颜色不那么深暗,但本质也是浓油赤酱。其实这怪不得老上海人,一来因为当时的生活拮据,浓油赤酱味重,下饭;再则在食物匮乏的年代,浓油赤酱属于恶补,照老上海人的俚语说,是刹根。

  现在喜欢浓油赤酱是因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丰富多采,往往睡眠时间不足,因此味蕾疲乏,需要刺激,浓油赤酱就起到了亢奋的作用,寻找大汗淋漓,大脑开窍的境界。当然现在意义上的浓油赤酱绝非当年“吴下阿蒙”,它对食材和佐料都很讲究,不是为了下饭,甚至干脆为了不吃饭。

  4)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上海的腊八粥则稍有不同。据王韬《瀛濡杂志》卷一记载:“腊月八日,僧尼例以杂果双弓米,遍饷檀越,谓之腊八粥,亦曰佛粥。此风由来旧(久)矣。沪人往往有以汤饼、菜羹和入者。”这里将汤饼和菜羹掺入粥中,显然是上海特殊的风俗,与其他地区稍显不同。

  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后演变成夏历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5)立夏要吃立夏蛋

  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 。民间相传立夏吃蛋拄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立夏应该进补。

  6)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QU;bDNq,c

  到正月初五日,为财神(俗称“路头神”)诞辰,各地都有“接财神”、接“五路财神(取东西南北中五路之意)”、“接路头神”之举。财神统“财”,人人有关,尤商家开业为财,故他们的庆祝最为起劲。上海早就是东南繁华的大商邑,商肆随处可见,初五庆祝之特别闹猛也就可想而知的了。商家接财神多供三牲:生猪头、鲤鱼、雄鸡。鲤鱼者,谐音“利余”,特别受到欢迎。早在日前,街巷中来自农村的乡人,向各家兜卖新鲜鲤鱼,鲤鱼又被称为“元宝鱼”,故被称为“送元宝。”

  初五子时,商家堂上正中挂起赵公元帅的新像,除三牲外,其余供品极为丰盛。香烛燃起,光耀满堂。接着在户内外大放爆竹,此起彼伏,阖城轰响,声震百里。且连续不断,其声、势之烈竟过于初一正日的天明:“爆竹相连不住声,财神忙煞共争迎。只求生意今年好,接送何妨到五更。”

  7)接灶神,送灶神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还必供荸荠、茨菰以及好鱼、好肉,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色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十二月下旬,人们忙着送年礼。二十四日做谢灶团,以酒、果、团子、元宝糖把灶,送灶神朝天。元宝糖是一种胶牙的饴糖,意为用此胶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奏人间的罪过。

  8)丧事要宴请豆腐饭

  吃豆腐羹饭,亦称吃羹饭或吃豆腐饭,是一种流行于江浙沪民间的丧葬习俗:葬礼结束后,丧家要举办酒席(雅称"豆宴"),酬谢前来参加葬礼以及以现金、实物等形式助丧赙奠的人,被请者一般不得拒绝,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过去这种酒席一般为素席并以豆制品为主,其后逐渐变异,佳肴美味之丰几可比拟喜庆之宴,惟一碗豆腐羹必不可少,所以照旧称为豆腐羹饭。 民间传说,战国时人乐毅性孝顺,父母喜吃软食,乐毅便用黄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寿。父母故后,乐毅请参加送葬的邻居们吃豆腐宴,祝愿大家健康长寿。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饭的风俗,流传至今。

  给的礼金也有讲究::【单数金额】外加【1块】,丧事1是顺的意思,隐意:1个人走。但不能有201、401,2、4是双数

  9)上海人乔迁搬家

  燃放鞭炮 当人们决定告别旧宅时,邀请四邻八舍,相聚一堂,主人设宴招待,名为告别洒。宴会可繁可简.一来向邻居们告别,二来对多年来四邻八告的帮助、照应表示感谢,无满了温馨的人情味。在即将离开旧宅时,搬迁主人常要燃放一通鞭炮,让搬迁充满喜气;同时向四邻八合高声作最后的告别。来到新居,又要燃放一通鞭炮,似乎是在给新居周围的邻居打个招呼:“我搬来了,请多关照;”并向邻居送糕、红蛋等。

  先撒竹竿 家具杂物搬人新房,有时也很讲究。如有些人搬家首先进人房间的是竹竿。竹竿一节比一节高,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的生活、从事的专业从今后将节节高升的良好愿望。这以后,就先搬大件,后搬小件,最后搬细软,依次进入新房。

  防邪入侵 入住新居后,有些人为了防邪气入侵,常在大门口上方悬挂一支宅剑,或大或小,或铁质,或木质,用宝剑来替代过去年代常用的铁质三叉朝。也有些人不用宝剑,研用一面小镜子装饰在门框上方,称其为照妖镜,以为它可以抵御一切入侵的妖魔鬼怪。有的新居一侧正对着大烟囱的,便要用镜子把有害气体折射回去。倘若新居的玻璃镜子正对着对面的一户人家,人家当然不高兴,就用更大的玻璃镜子回击。一来一去,混战一场。更有甚者,在门框上悬挂3只啤酒瓶,叫做“三炮台”,用以把室内的阴气、晦气统统“轰”向远方。

  10)上海人过冬至

  冬至,上海人也要吃汤圆、祭祖、摆家宴。

  上海人说,冬至时候晚上要早些回家,因为小鬼会出来活动。许是四处烧纸钱的缘故,所以会有此种说法。一般市民冬至晚上都会全家聚餐,满满一大桌,像年夜饭一样,真是冬至大如年。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糖、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

  上海人冬至祭祖扫墓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旧时上海人在赤冬至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有点类似于清明,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有网友说冬至扫墓,据说要全鸡、全鸭、蹄膀、豆腐、青菜、全鱼、鸡蛋 去上坟的,全鸡全鸭说是要留头留尾额的鸡鸭,老祖宗一定要祭,不祭不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