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见题型深度解剖

发布时间:2016-12-15
字体大小:
分享:

摘要:

璧山中学 刘大川 陈静 王巧灵常见作文题型审题一、命题作文审题 命题作文历史源远流长,虽然今年2012年只有江苏卷采用了命题作文这种形式,但它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却毋庸置疑。命题作文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命题作文与十年前相比有两个变化:一是命题不再提供现成的主题,只提供写作的范畴和立意的方向;二则

璧山中学   刘大川  陈静  王巧灵
常见作文题型审题
一、命题作文审题
       命题作文历史源远流长,虽然今年2012年只有江苏卷采用了命题作文这种形式,但它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事实却毋庸置疑。命题作文也在与时俱进,现在的命题作文与十年前相比有两个变化:一是命题不再提供现成的主题,只提供写作的范畴和立意的方向;二则题目关键词语呈现多义性,以经验的召唤和思维的触动为诱发点,为考生自主立意提供较大的空间。
       命题形式多样。从语法结构上来说,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如《难题》(2010.重庆)。 2.短语式命题,如《我的时间》(2011.浙江),《我与故事》(2009.重庆)。3.句子式命题,如《不要轻易说“不”》(2008.广东),《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另外,有的半命题作文题也属于此类,如《站在____的门口》(2009.湖北)。
       从出题形式上来说,有三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2.不完全命题作文:只给出题目的一半,要求考生补全后再作文。3.材料式命题作文:先给出一段材料,也可以说是理解题目的导语,然后再让考生以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从内涵上来说,有四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如《拒绝平庸》(2011.江苏)。2.论题型命题作文,如《说“安”》(2005.北京)。3.寓意型命题作文,如《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09.北京)。4.关系型命题作文,如《忧与爱》(2012.江苏)。
命题作文在审题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相互关系
      如《忧与爱》(2012.江苏),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命题。关系型命题作文最关键的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若在其中更看重某一方,也一定要结合对方行文。
而深入探讨“忧”与“爱”的关系,能使立意更深刻。若是把它当作并列关系,明确它们是人的两种强烈的情感,它们并生并存。进一步考虑它们会不会是因果关系,或是条件关系,更或者是结果关系,又会发现:忧因爱而起,爱因忧更切;忧是爱的表现,也是爱的结果;爱是忧的实质,亦是忧的根源。放宽了讲,还可以说它们互为因果,互为条件。总之,忧中有爱,爱中有忧。
2、找准关键字
      如《不要轻易说“不”》(2008.广东),必须扣住关键字眼“不要轻易说”,也就是说生活中可以说“不”,但不能“轻易说”。因为有时候说“不”也许是一种坚守、勇敢、执着、抗争,而有时候说“不”则是一种退缩、懦弱、蛮干、无谓的牺牲。所以该说时就说,不该说时决不说——理智、智慧地说“不”,即“不要轻易说‘不’”。
       有的题目是一个不完整结构(半命题),着力点就在省略部分上。
3、探求比喻义
       如2011年湖北卷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旧书”可实写,指某本旧书。可以虚写,说出其比喻义,比如过去的岁月是本书,人生经历是本书,我的过去是本书,历史文化是本书,苏轼是本书,莎士比亚是本书,传统节日是本书……
4、重视体裁性词语
      如果题目中有“谈”、“说”、“读”、“论”、“议”、“批”、“斥”、“驳”、“反对”、“评”、“感”等字眼,或涉及的是抽象的概念、道理、问题、主张等,大多适合写成议论文。如《谈意气》(2006.湖南),《拒绝平庸》(2011.江苏)等。如果题目中 有“记”、“传”、“忆”“赞”、“颂”、“怀念”、“难忘”等字眼,或涉及到的是人、物、事、景、地点、时间或场面等,一般适合写记叙文。如《角色转换之间》(2011.浙江),《时间在流逝》(2011.安徽)等。如果用了比喻、象征等方法,情感性比较浓郁,很适合写成抒情散文。如《提篮春光看妈妈》(2007.安徽),《带着感动出发》(2008安徽)等。
二、话题作文审题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或引起谈话的由头。由话题引发的作文称为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形式灵活,题材宽泛,有较大的思维自由和写作空间。
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注意四点:
1、分析话题类型
       话题类型不同,审题的着眼点也不同。独词性话题,例如“常识”(2009.广东卷),这个词语就是话题的核心。由于独词性话题中心并没有确定,材料也没有确定,考生应在准确理解词语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和感悟立意。范围型话题,如“我生活的世界”(2010.天津),它是由“我”“生活”“世界”三个词语构成。审题时以“我”为视角,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观点型话题,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全国卷),审题时要由点带面,以小见大,突出观点即可。关系型话题,例如“一步与一生”(2007.四川卷),审题时要分析“一步”与“一生”的关系,走好每一步,走好一生。比喻型话题,如 “凤头、猪肚、豹尾”(2005.江苏卷),要明其比喻所指。指什么呢,结合提示语“写作固然如此,仔细想想,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思考。
2、把握话题内涵
       把握话题内涵,就是要准确理解话题含义,命题者的意图等等。2002年全国卷作文是话题“心灵的选择”。它是范围性话题,就要明确“心灵”“选择”的含义,以及合成一个话题后所指。从话题来看,“选择”是外延,“心灵” 是内涵。也就是说,关于“选择”的东西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属于“心灵”方面的。或者说,你所选择的事件,都必须有内心的活动、思想的参与、精神的指引;都必须倾听灵魂深处的声音,让隐秘的内心站出来进行抉择。
3、读懂话题材料。
       比如1999年全国卷是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其内涵和立意取向非常明确。“假如”,表明“记忆可以移植”非真实性,是假设。立意取向自然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主宰这个世界的人类将会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从而使这个世界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也有考生反其道而行之,大谈什么记忆不可移植,否则世界将走向毁灭。或是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丧尽天良,做绝坏事。这些皆与命题人的意图不合,审题有误。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式话题作文不同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文章观点的依据,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与归宿。作文中往往要点明材料,化用材料,写作内容必须受材料制约;而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对考生所做的写作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内容的“由头”,是思维发散的触媒,作文中没有必要援引材料,用不用材料都行。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4、重视话题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思维方向的作用,提示语无论是多是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框定话题范围、暗示作文主旨、开启构思路径,故要高度重视。例如2003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道话题作文将提示语和要求融在一起,许多考生只关注“话题”和要求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几个字眼,却忽视对第二大句提示语的研读。审题时首先要关注“你”,即要在文中表达“自己”,不能只见“他人”,不见“自己”。其二,要在文中表达“所感、所思、所悟”,而不能只是记一件事或叙一次经历了事。写成了他人,或只在末尾带上一两句的感受,都没有审好题。
三、材料作文审题
       2012年材料作文几乎占据了所有“阵地”,这代表着材料作文成为了高考作文出题的主要形式。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整体把握,读懂材料。试题提供的材料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各要素都是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可随意肢解,也不可忽略作文要求。2、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材料作文的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的材料作文,妈妈说的那话“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就是这则材料的关键句。3、理清关系,辩证思考。有时给出的是几则材料,我们就要研究几则材料之间存在的联系,是相同还是不同。运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等方法对这几则材料进行分析和整合,运用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思维找到材料的主旨。有时只有一则材料,但材料中涉及到几个对象,那么也要把这些对象放在一起比较,分清主次,或分析他们的话,找到最能体现材料主旨的形象。
       综观2012年的高考材料作文,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类:故事类、议论类、图文类和诗歌类。每一种材料作文审题又有各自的不同。
1、故事类材料作文审题
       对于故事材料,我们要弄清事实,逐个分析,明白其中涉及的场景,以及出现形象之间的关系。如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讲述了一个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也都会鸣笛回应。材料中出现了“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从这两句看,“大山深处”点明了老计工作的地点;“独自”则表明老计的自觉,对工作的负责;“每天”这个表时间范围的词则让我们感受到老计对工作的热爱,天天坚持认真对待。这是第一个场景。第二个场景是“庄重的敬礼”。老计的敬礼虽然是面向列车,实际它是老计对自己的认真工作保证了列车安全运行的一种肯定与满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老计安于平凡工作岗位宁静的内心,看到老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最后一个场景是“久久回响的汽笛”。汽笛声为何而久久回响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老计“庄重的敬礼”的回应,是对老庄工作的肯定、尊敬、感激、赞扬,更是对老计的激励,让老计在大山深处的工作不再寂寞,让老计更有干劲。这是列车与老计之间的互助互爱,和谐共处。这则材料虽然没有明显的关键词,但通过审题分析,我们可以概括出“责任”、“奉献”、“享受”、“和谐”等关键词。
2、议论类材料作文审题
       2012年出现的这类材料作文,有的是名人名言,有的是一段有哲理的话。这类材料中的观点通常指向性较强,考生需要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或从几种观点中选择一种作为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分析。对材料中观点的评价,是褒,是贬,还是辩证地看褒贬,必须明确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善于在材料中捕捉矛盾,进而发现问题,探求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今后可能造成的影响。
2012年上海卷作文是: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这则材料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关键词“微光”。“微光”,意味着是微弱的,是容易被忽略或放弃的。“闪过的微光”说明是一闪即逝的。“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说明“微光”是一种隐喻,我们可以通过联想,把“微光”认为是灵感、想象力、创新意识,也可以是道德、情感。材料中还体现了不同的态度:人们往往舍弃微光,天才却在作品中体现微光。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这则材料表明对“微光”的态度:一是要善于发现,二是要把握珍惜,三是要自信地表现。
3、图文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图文类材料由图和文两部分组成,审题时,要将图画和文字联系起来。2012年高考中,只有湖南卷是这类作文。试题是: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审题时,图下的一段文字是提示语,每一句都是可写的一个方面,最后的省略号表示还可以有其他立意。材料中的图和文字,或关系形象,或说其隐喻或联想意义。图文应是一个统一体。这样,在审题时,我们就要思考那双“手”与“服务”的关系,与“想象”的关系,与“创造”的关系,与“收获”的关系。我们还可以反向思考:如果不伸出手,会是怎样呢?
4、诗歌类材料作文的审题
       2012年高考中只有四川卷是这类作文。试题是: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
       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时,必须首先认真读,读懂诗歌,切不可抓住一句话就开始写。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写一滴水蕴含的丰富的内涵,第二节揭示哲理。从第一节来看,一滴水很小,但一滴水里却有非常丰富的内容――“阳光的谱系图”、“雪的过去和未来”、“大陆架和沙漠”、“人的生命”……这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花一世界的道理。诗歌的主旨主要体现在第二节,第二节中要特别注意前两句写“一滴水”与“一个世界”是“握着”的关系,然后一个“但”字转折,“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丢失”“这一切”。“握着”与“丢失”的对比,是为了告诉我们“握着”很重要,这就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滴水”是隐喻。“一个小小的意外”就会“丢失”“这一切”,那么,我们应该把握和珍惜的这“一滴水”到底是什么呢?展开合理的想象,它可以指浮躁时的淡定,冲动时的理智,逆境中的坚强,挫折面前的信念……这样,人生才会因不懈奋斗而精彩。如果只抓住“水”就写,未弄明白水的喻义,那就会偏题。

立意准、深、新
       立意的标准有四条: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如何立意?当从所给材料寻求立意,从题目中揣摩立意,从提示语中确定立意,结合现实化形象为具体立意。立意要注意三点:
1、立意要最佳
       对考场作文而言,“符合题意”并不难,但切合题意却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如今年全国新课标卷,讲的是漆工刷漆时,顺手把船上一个洞补了,船工的孩子划船出去,避免了一场事故,船主为此送给漆工一个红包以表谢意。
       立意要最佳,一则角度要恰当,二则见解要允当。就这样一个试题,有的考生把眼光盯在补洞这个细节上,立意为细节决定成败;或小事成就未来;或举手之劳,方便他人。有的则从孩子角度谈冒险。有的考生虽然选择了从漆工的角度立意,但失之肤浅,观点为平凡中展现伟大,或向修船工学习,学习他的敬业,朴实不张扬。这些立意,都没有很好的理解材料,有的角度不对,有的局限于材料表面。
       最佳的立意从漆工的角度上说,可歌颂善良善行义举等。诸如小行动,大善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等等。从船主的角度立意,可以是学习感恩,知恩图报;要对好人好事进行保护、奖励、表彰,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导向;让好人有尊严等。整体立意可以谈责任担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忠于职内,乐于职外,堵上人生事业生活的漏洞,等等。
2、由表及里求深刻
       高考作文水平的高低,并不完全取决于考生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而是取决于考生思维水平的高低。浅尝辄止、隔靴搔痒的议论分析是多数考生文章难以取胜的根源,故要注重理性,提升内涵,见解深刻。见解深刻也体现在发展等级里,它是满分作文的一个重要特征。《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表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须知,深刻的文章只可能出自思想深刻的作者,这就要求考生积极投身实践,多读书,读好书,学一点辩证法,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今年福建卷的作文题是,“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冯骥才)。如果立意大谈运动中的赛跑,角度不对。立意较佳的角度是谈人生中的赛跑。“人生中的赛跑”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分析其意义,立意可以从人生不在长短,而贵在生命的内涵;要多做事,体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终身学习,成就自我;向着高远的目标前进,等等。为什么说这个角度较佳呢,因为它没有兼顾运动中的赛跑,虽然里面也有立意深刻的。最佳的角度则是把两者结合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其共同点都在追求速度,然后结合现实,结合人生,结合自我,顺着“追求速度”这一方向想下去,看哪些观点与之吻合。那么立意可以为:人要时时精进;做最好的自己;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发挥最大的生命潜能,等等。这样立意,准确深刻。
3、宕得开求新颖
       新颖的立意,不是无端的标新立异,它源自考生对现实的新发现,新认识、新体验,源自对人们熟视无睹的事物的新解读、新感悟,源自对人生富有个性的新思考、新表达。
       这里以今年重庆卷为例说明通过联想,以宕得开求新颖。重庆卷试题内容是讲一个工人,因天天热情跟保安打招呼,进门时说 “早上好”,离开时道“明天见”,而一天被关在冻窟,被保安救助的故事。一般的立意是传递美德;要有文明素养;说尊重;说善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图报;最美是那一声问候等等。这些立意,都从材料而来,其中也不乏深刻者。如果求新颖的话,应该从尊重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温暖别人也是温暖自己去联想,把试题材料作为一个平台,结合现实,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看哪些事情观点跟这些类似,这样就不再囿于材料,宕开了,从而进入个性化写作。兹举三文说明,一文是《救赎》,通过药香与祖父的话,领悟中医的珍贵精华是救赎与自我救赎——中医在救人的同时,也洗涤了自我的良心,并欲以中医的精髓温暖世间。一文是《疯子与竹林》,“疯子”是竹林的“父亲”,他像照顾孩子般细心呵护这片竹林;竹林是“疯子”的“孩子”,用常年的苍翠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思。文章暗含主题,把“疯子”与竹林的情感交流生动地传达了出来。一文是《难忘的午餐》,写一学生在初三毕业听演讲受到启发,萌发了虽口袋里只有100元也想请老师请饭,结果反而老师请他,又获得了耳提面命,顺利了考上了重点中学。
 
文体构思
       构思,广义指文章的总体设计,它包括主题的确定、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等,狭义专指对文章结构的思考。其实构思的时候,也就包括了文体的选择。目前高考作文文体主要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当然,每年高考,总会有一些考生选择剧本、故事新编、书信、寓言、童话、甚至辩论稿、实验报告、招生简章、征稿启事、网叶设计、论坛交流、访谈录、采访录、新闻报道、日记等另类文体。另类文体是一种机智、一种智慧,但技巧性太强,不是作文的大宗,用好抢人眼,用不好灼人眼,要慎用。这里,我们主要谈议论文和记叙文的构思写作。
一、议论文构思
1、制造亮点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永康对高考作文亮点有一个经典论述:“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亮点可以分为题目亮点,思想亮点,材料亮点,构思亮点,语言亮点等。
       这里以《2012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卷的一篇优秀作文《瓜豆皆从苗时生》为例说明。题目“瓜豆皆从苗时生”,形象生动。论点则是温暖自己又温暖别人的文明素养,是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的。论点紧扣那一声问候,从中引申而来,深刻新颖。文章除用了作文题材料外,还用了两个事实材料,一是张孟苏帮西南大学一位女老师拆雨篷而有了机会被新加坡理工大学录取,二是郝武德·凯礼小时贫困,一女孩免费给了他一杯牛奶,后当医生的他报恩,不仅治好了她的病,而且免去了她的全部医药费。材料有新颖,有说服力。三个材料开头一句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排比句,即“瓜豆皆从苗时生,那苗,就是那一声声温馨的礼貌用语”“瓜豆皆从苗时生,那苗,就是那一个个力所能及的援手”“瓜豆皆从苗时生,那苗,就是那一次次爱心的施舍”。结构清晰,一目了然。文章语言流畅,摆事实,讲道理,无不论证有力,且言有意蕴。
2、知失能补,形成张力
       每朵花有每朵花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多种花开放,相互弥补,色彩缤纷,香味各异,所以说百花齐放才是春。文章亦然,我们要研究各种写法,知道各种写法的优缺点,以及怎样去弥补不足。在行文中要技法多样,表达方式多样,善于补救,形成文章的张力,给人以一种圆满无缺的感觉。
       这里仍以《瓜豆皆从苗时生》为例说明。文章举了三个事实,从结构上讲是平行结构,为了让结构有变化,后面的论述就要用纵向结构,即层层深入的论述。从后面二段的开头句就可以看出,“也许你觉得我举的那几个人太幸运了,给人滴水之恩,得到了涌泉之报,我却不这样认为。”“就算他们太幸运,然而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当今,难道就不应该学习。”
       文章举了三个事实材料,从内容上看,现实味有余,文化味不足。为了弥补这点,文章引用了名言,如“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泛爱众,能亲仁”。还化用诗句,“改了汪国真的一首诗: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只想献出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出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三个材料排列起来容易散淡,就在每一段之前用一个相同的句式把它们统率起来。三则材料中外皆选,内容充实,摆事实与讲道理紧密结合。
       高考作文的精致,就在于表述的多样化,形成张力而圆满耐看。它并不是像有的认为那样要去变异结构。其实,议论文成篇的常见结构是“引——议——联——结”,主体部分结构多是并列辐射式结构、正反对比式结构、逐层推进式结构,这些都是经典的概括。结构没有高下之分,关键是要运用好,因为它有你发挥的大量空间。而运用好,就要知失能补,不然就会被视为公式化,为人诟病。
二、记叙文构思
       考场上的记叙文多为传统的记叙文和抒情性的记叙文两种。传统性的记叙文比较注重情节的完整和一两个人物形象的清晰。如2007江苏卷优秀作文那篇谈回家务农割麦的《怀想天空》(以下引用《怀想天空》时皆指这篇);抒情性的记叙文则比较淡化人物和情节,多用联想,宕开此事,抒其情,悟其理。如2012年重庆卷满分作文《救赎》。记叙文构思时除了要安排好线索,选择好顺叙、插叙、倒叙、补叙等叙述方式,运用好悬念、对比反衬、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一、行文要缓
       记叙文要求有血有肉,行文一急,就成了干巴巴的故事,内容不丰富,形象不饱满。行文要缓,可以是必要的交待,如《救赎》第一段提到了祖父的中药房,第二段则对之介绍:“那是祖父的中药房,病人们亲切地称它是“杏林”,我仿佛能感受到这中药房后有一片杏林,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明媚的光芒。”可以是缓缓道来,如《怀想天空》中间部分: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年江苏阅卷组组长何永康对此点评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可见行笔舒缓。
行文要缓,可以停下来描写环境,可以想象,也可以渲染,也可以抒发一下自己真实的感受。又如《怀想天空》叙述到“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时,作者就缓下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这些,看似闲笔,却增趣不少。
二、要有细节
       细节是亮点。细节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具体、细腻的景物片断。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描述,都离不开细节描写。好的记叙文一定有细节描写。
       如《救赎》中写祖父给人看病的细节:“我看见祖父微眯着眼睛,用一只布满皱纹的手轻按着病人的脉搏,那像是把握住了五千年中华之脉,延绵至今。”又如熬药的细节:“我被祖父的话深深打动,看着底部泛着煤黑的药罐被明火温柔地舔着。里面的药汁咕噜地冒着泡,升起袅袅的药香。”《怀想的天空》中环境描写那细节是:“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还有父亲那动人言语的细节:“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
       细节感动自己也感动他人,细节决定成败,好的记叙文中离不开细节,因为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能增强作品的真性,深化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