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新愚公 41载修通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6-12-14
字体大小:
摘要:
把一个无地、无水、无电、无路、无房的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魏登殿用了整整41年。 41年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坎子山村在魏登殿带领下实现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成为全乡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建起水窖让村民第一次吃上了自来水,第一次修通出山的路…… 坎子山村是十
把一个无地、无水、无电、无路、无房的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魏登殿用了整整41年。
41年来,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的坎子山村在魏登殿带领下实现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成为全乡第一个通上电的村,建起水窖让村民第一次吃上了自来水,第一次修通出山的路……
坎子山村是十堰市海拔最高的山村,被当地人称为“坐落在绝壁上的村落”。村民要到附近的镇上办点事,早上天不亮就得动身,回来时天已是漆黑,“交通基本靠走”是村里最真实的写照。
时间的日历翻回到1975年,21岁的魏登殿退伍回乡,担任坎子山村的党支部书记。坡陡地恶的坎子山村,没有出山公路,吃水也有困难,村民大量外迁,人口总数一度从1800余人迅速降至不足800人。
大山阻隔了村子与外界的联系。看着村民大量“出逃”,魏登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魏登殿心里清楚:走不出大山,想要脱贫就是痴心妄想。
如何在绝壁之上凿出一条“天路”?这成为魏登殿每天都思考的问题。
村集体拿不出一分钱,去公社要钱就成了魏登殿实施“天路”计划的第一步。挎着水壶,背着干粮,魏登殿徒步向几十公里外的公社走去。
前后去了3次公社,魏登殿要到了3万元的启动资金。“没有这笔钱,路肯定修不起来。”如今回想起来,魏登殿仍对公社老领导充满感激。
要修路,3万元只是杯水车薪,更请不起工程队。魏登殿和村民决定自己“动手”。全村人齐上阵,耗时11个月,一条从村委会驻地到乡主干道、长约5公里的“天路”硬生生地被“凿”了出来。
路终于通了,虽然只是一条宽3米左右的毛坯路,路基还时常会下沉,但在魏登殿看来,它对村子意义重大。这条路是全村村民命运改变的开始,起码村民要卖羊时再也不用肩挑背驮下山了。
没过多久,魏登殿又开始琢磨:坎子山村的村民居住分散,光有一条出山路肯定不够。他想,能不能把路通到每家每户。
去省市县跑部门、争项目,是魏登殿在当村党支部书记的41年里干的最多的事情。其中,他的一大半时间都花在了修路上。
2004年,一笔高达97万元的拨款,让坎子山村率先在湖北口回族乡实现了村级路面硬化;2008年,水泥硬化路修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现在,一条宽约6米、长约35公里的出山大道让坎子山村实现了公路全覆盖。为了方便村里农产品走出去,目前村里正在进行道路拓宽和护栏修建工程。
路通了,补上了基础设施的短板,魏登殿又开始谋划着如何才能让坎子山村村民腰包鼓起来。
别人眼中的穷乡僻壤,在魏登殿眼中却漫山遍野都是宝。万亩的天然石林形态万千,第一高峰上的风洞冬暖夏凉,还有黄龙洞等多个天然溶洞,肉质鲜嫩的马头山羊……
“将村里的万亩石林和溶洞等旅游资源变现,让坎子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村民能够吃上旅游饭。” 魏登殿利用坎子山村本身拥有的资源,独辟蹊径,发展起了高山特色农旅产业。
如今,“坎子山”牌农产品商标成功注册,村里建起了800亩地膜覆盖的玉米基地,还种了1000亩圆白菜和1200亩土豆。坎子山村种植的高山圆白菜、土豆等农产品供不应求。
魏登殿算了一笔账:村里人均拥有3亩地,村集体还拥有2万余亩荒山可栽种经济林,即使不搞第三产业开发,村民也能脱贫。如今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通过省级地质公园验收,如果再引资将旅游业发展起来,村民的收入还将大幅度提升。
通过旅游业将坎子山村建成基层组织建设的示范村,又成了魏登殿的新梦想。(记者 裴江文)